飄零万紫千红总是春——楚雄市民族工艺品发展散记

作者:赵映红 日期:2016-02-25 来源:楚雄市彝族文献资源点击:6095  字号: 手机:

扫描微阅读

深冬的楚雄市云龙古镇、气温有些偏低,因为是清晨,街上的行人也比较少。突然,一阵非常陌生的声音从街的另一头传了过来,很令人好奇。寻声探去,只见几个黄头发、蓝眼睛的“老外”和街上一户人家说着什么,经过一阵讨价还价,最后,“老外”出资2万元从这户人家买到了名为“双龙戏珠”的根雕作品。
  云龙古镇曾经是古南安州州府、双柏县城所在地,有着悠久的民族工艺发展历史,虽然现在已经失去了昔日车水马龙、人来人往的热闹景象,但这里的民族工艺却得到了很好的继承和发展。在这座人口不足2200人的古镇上,从事根雕创作、兰花培植、盆景制作、篾扎编制等民族工艺的人家就有50多户,且大多数都有十多年的历史,因此这里的工艺产品销路一直都比较好。近至楚雄、禄丰、红河、昆明,远至山东、北京,甚至还有国外的购买者络绎不绝,使古镇平添了许多陌生的身影。据云龙村委会的干部说,因为这里民族工艺制品精美、质量好,特别是最先从事根雕创作的丁远东的作品《威楚雄风》,在2003年获得国家级金奖后,这里的根雕在全国都小有名气,吸引了不少外地客商。在村委会干部的指引下,我们来到了根雕户丁道武家。刚一进门,就看到各种根雕工艺制品摆满整个屋子,有已经加工好的,也有正在加工的。“万里长城”、“虎虎生威”、“龙腾盛世”等,各种根雕作品造型各异、形态逼真、工艺精巧,真是巧夺天工、令人目不暇接。从庭院到厅堂,从里屋到外屋,一件件惹人喜爱的根雕犹如一个小型的艺术博物馆,让人流连忘返。据丁道武介绍,来云龙购买根雕的客人总是一拨接一拨,从来没有中断过。这里的根雕因为制作精细、工艺精美,销路很好,市场的需求量也很大,仅2007年他就卖出了20多件根雕,纯收入达到了30000多元。丁道武说:“今年北京要开奥运会了,市场上对根雕的需求肯定会更大,根雕市场的前景会更加广阔。”在古镇居民苏天池家,一进大门,各种兰花、茶花、梅花、榕树、盆景、假山充满整个庭院,很是令人陶醉。苏天池原是双柏县大修厂的职工,退休以后就爱上了栽花种草及盆景制作,仅这一项年收入就增加了3000多元。
  楚雄益友骨角工艺厂,是以牛角为原料,加工各种生活饰品和生活用品的民族工艺厂。在产品陈列室,精致的彝族酒具、烟斗、拐杖、牛角梳及各种生活饰品琳琅满目,让人目不暇接。该厂从事骨角制品加工已有十多年的历史,从当初一间不起眼的小作坊,发展到今天在州内外享有一定名气的工艺制品厂,靠的就是其产品有着明显的民族特色及优质的产品质量。目前,该厂有100多个品种在市场上销售,而且供不应求。仅2007年,该厂的销售额就达140多万元。
  彝族刺绣作为楚雄彝州特有的民族工艺,具有许多很独特的地方。在美丽的楚雄太阳历公园几间并不起眼但很整齐的平房里,十多名彝族工人正在紧张地飞舞着手中的针线,在一块块麻布上绣出具有彝族特色的美丽图案,经过机器打织,生产出大批量的刺绣产品。据工作人员赵小梅介绍,这里的刺绣产品有20多个品种,包括衣服、裤子、马褂、挎包、鞋子、鞋垫、荷包等。而且他们还可以根据客人的需要,为顾客量身订做个性化的刺绣产品,因此产品销路很好。因为市场需求旺盛,这里的工作人员经常是加班加点,2007年的大年初一都在加班,为顾客赶制绣品。李章英一家四姊妹都在太阳历公园从事彝族歌舞创作和表演,闲时做些彝族刺绣,专门为这里的刺绣设计各种图案,丰富刺绣产品种类,拓宽市场销路。在彝乡情绣坊的店铺里,各种彝族刺绣产品多姿多彩,让人眼花缭乱,还有各种民族乐器,也是特色鲜明,让人爱不释手。
  在楚雄,像这样从事彝族刺绣加工销售的还有很多。三街镇有一家专门从事彝族刺绣的协会,9名会员都是当地的农民,其产品全是手工制作,而且都是客户订做的,其销售量一直都非常好,2007年共出售产品150件(套),实现收入1万多元,使当地的农户又找到了一条新的增收路子。

本类最新